回眸30年,安仁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顺利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确立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跨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整个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2007年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出现重大跨越。200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302753万元,比1978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10.02%。财政收入迅速增长。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3565万元,比1978年的389万元增长34.87倍,年均增长13%。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64.25:13.91:21.84调整为2007年的29.33:37.25:33.42。创办了灵官、龙海2个工业小区,培育了鸿达冶炼、强盛水泥、生平米业、永安烟花等一批上规模的骨干企业。发展年纳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2家、500—1000万元的企业3家。培育了食用菌、烤烟两大支柱产业,我县成为“中国食用菌之乡”;烤烟生产跻身全省重点县行列。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9家,其中坪上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被授予省级龙头企业,生平米业公司享受省级龙头企业待遇。涌现出2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城市“百日攻坚”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突破口,先后启动并完成了滨江大道、安仁大市场、一中体育场(馆)、交通广场、五一路、七一路、安仁大道、人民医院搬迁、市政消防栓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4.2平方公里扩展到7平方公里,2004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2007年顺利通过复查验收。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着力抓好安平、清溪、灵官、龙海、关王五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集镇面貌不断改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9.8%,比200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房地产、金融、保险、商贸、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繁荣活跃。大力开展“三清六改一化”活动,以安平石门、坪上桥石、排山山塘等为重点的50个行政村成为市县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
(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全县75家国有和集体企业完成改制41家,安置职工4914人。全面贯彻和执行了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精简了乡镇机构。教育体制改革有了新进展,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成功推行了“国家所有、校长领办”的教育体制,所有义务制学校学生学杂费全部得到免除。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非公有制企业取得较快发展,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42家,比2002年增长55.6%。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28.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市场日益繁荣,全县每年输出劳动力8万人以上,创收达10亿元以上,成为全省4个外派劳务基地县之一和全省15个建筑劳务基地县之一。
(三)为民办实事取得可喜成绩。民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007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以内。企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先后启动实施,参保人数均逐年增加。砼硬化通乡公路150公里、通村公路484公里。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1所、敬老院8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24810平方米,完善和改造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2所。新建农村沼气池5008口。完成人饮解困工程63个,解决21400名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困难群体救助体系逐步健全,优抚工作日益完善,对11250名城乡生活困难居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1018万元,残疾群众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000平方米、廉租住房3182平方米。新增通电话自然村41个,实现了100%的自然村通电话。广播电视信号联网了17个乡镇,解决了19.8万农村人口看电视难的问题。为民办实事工作连续四年进入全市前三名,2004年、200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
(四)人民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乡村道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全县21个乡镇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通畅率达100%,全县有53.5%的群众逐步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加大电网改造力度,完成165个村的农电改造任务,改造率达82.3%、入户率达83.2%,新增35千伏变电站3个,新建小水电站25个,被评为全省户户通电工程先进县。通讯事业迅猛发展,新增移动电话基站6个,电信宽带进入农村。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完成各类扶贫开发项目140个,减少低收入人口2.4万人、绝对贫困人口9000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3714元增加到2007年的95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851元增加到2007年的1982元。S212线安仁段改造顺利启动,衡炎高速安攸连接线、S320线改造项目已经立项,成功争取衡茶吉铁路取道安仁并建站。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突出抓好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和教育环境建设,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安仁教育品牌得到巩固。计生基础不断夯实,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创新计生工作机制,计生率稳定在8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科技工作不断进步。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为重点,组织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8个,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4项,科技贡献率达46.7%。文化体育事业不断繁荣。组织开展了春分药王节、端午赛龙舟、金秋艺术节等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唐天际将军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郴州市第9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流传千年的“赶分社”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投入,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医疗救助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成功抵御了“非典”,有效遏止了“禽流感”,县人民医院新院顺利搬迁。加强土地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全县耕地总量基本实现了动态平衡。营造林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市先进。编制了安仁旅游资源总体规划。城乡环保基层三级站建设稳步推进。第二次农业普查圆满完成。编制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安仁县志》编撰工作进展顺利。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工商、物价、人事、气象、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民兵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