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时值2008年春节前夕,南中国“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让全国民众的心情都跌至冰点。而郴州正是这场猝不及防的刺骨严寒的“风暴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这令人神往的北国风情出现在2008年春节前夕的南中国之时,却演变为一场令人发指的灾难。郴州,正是这座偏居于南中国一隅、以往默默无闻的小城,却推倒了雪灾后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撩起了它可怖的面纱。
2008年1月25日下午,湖南郴州白石渡。一座在冰雪与冻雨中苦苦支撑的输电塔再也不堪重负,轰然倒下,10万伏的高压线搭在了其下2.5万伏的铁路接触网上。
至此,“灾难”不可避免地降临。更多输电塔相继倒塌,逾400万的郴州人陷入了无水无电的状态,这个南中国交通的“咽喉”也迅速冰封了更多人本应欢乐喜庆的新春旅程。
当郴州挡住了北往车船前进的脚步之时,广州也就成了多米诺的第二块牌。在这里,数十万旅客滞留于广州的火车站内。惊恐、躁动、愤怒迅速在人群中弥漫开去。正像当时广州市政府办公厅的一位官员说的那样:“尽管事发广州之外,但广州却成为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五十年难遇,雪压中国。”国内众多媒体纷纷以类似的标语为南中国的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定性。
难道这一切恶果都只能归结于天气原因?中南大学一位副教授就在其博客中挑战了“天气说”:“天气背后还隐藏着更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大道。”与此同时,有专家质问,为何在肆虐的冰雪之下,建设了几十年之久的郴州电网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也有人质疑,我们城市本应该具备的应急避难救灾设施去哪儿了?
事实上,这是一起源于地方基础设施脆弱的“多米诺效应”。再加上气象预警机制并没有公众期望的那么及时,在现实生活中也并未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以至于政府应急机制未能更快启动,并导致部门之间、城市地区之间不能更有效地沟通,甚至联动,最终酿造了血与泪的悲剧。
有评论指出,此次雪灾是对包括铁路在内的中国基础设施的一次“突击检查”,检查的结果是不合格。在规划和建设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电力线路时,防灾救灾的考虑不足,投资不够。在这些设施的管理上,南方也没有对付暴风雪的预案和设备:电气化铁路没有应对断电的应急内燃机;高速公路没有机械化的铲雪、除雪的设备和溶剂,缺少应急的备用道路和应急的迂回电力线路等。
不仅如此,城市预警机制、基础设施的脆弱暴露了城市的脆弱,而城市的脆弱又暴露了人类的脆弱。
“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指出,“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子正在减少,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在增加。”而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余志豪看来,美国灾难科幻大片《后天》里的情景在现实中再现只是时间问题。
就此问题,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指出,自然的失衡源于人类和人类的活动。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人类活动的粗放。“资源大国粗放地开发地球资源,经济大国粗放地使用地球资源。且从细处看,粗放的思维导致人们在建设城市之时没有考虑设施的持久耐用性,在管理城市之时又缺乏服务意识。”生存环境的隐忧已是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此次郴州雪灾暴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2009寄语经历了这场暴风雪的洗礼,我们有理由相信,郴州将变得坚强,整个中国城市也将变得坚强。2009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国也会逐步抛弃粗放经济发展的思维,迎向集约经济的新时代,我们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也必将深植“集约理念”,走向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