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顾名思义就是在有学校的周边区域的房子,学位房就是买了房子就有学位的房子,这些概念在有孩子即将入学或已在为孩子入学做筹划的购房者心理最清楚。随着安仁城市的扩建,早已不是步行即可全达的范围,公交车间隔时间太久,有时也不是那么难等,所以,10分钟以内的安全距离是最理想的学区房状态。安仁新城片区,思源实验学校是目前最先进的学校,成为很多家长的入学首选,而周边云集的众多楼盘,都已在学区房宣传上拼的热火朝天,思源学校隔壁的益相里直接号称“住益相里,读思源学校”,在位置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仁北路两头分别有熙源尊品、泰恒理想城与富新国际豪城两个楼盘,距学校300-500米之间,步行5、6分钟即可,稍远点的八一中路有阳光丽景、华邦国际与中央商务区,可走安仁大道或抄近在修通的八一中路与仁北路的马路,都在10来分钟的距离,算是标准的学区房,而在安仁新大桥旁边的在水一方也已划入思源学校,买房即可入学,算是学位房了。
在小城生活有小城的好,买房的选择性相对就多了,但是在大城市,有些为了一套学区房而倾尽所有算是好的,有些就算有钱也得排队几天还不一定抢得到的真是如传说一样的存在了,下面看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学区房的。
“我选老公人咋样不要紧,是不是潜力股不要紧,要紧的是他得在海淀区有间房子,我得保证我未来的孩子能在这儿念所好学校”。两年前,一位女性朋友曾这样对我说起她的“择偶标准”。源于此,我对她关心下一代的深谋远虑至今敬佩不已。
也是这时候起,我知道了“学区房”这种不一样的存在。它是房地产市场的贵族,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独特现象,它神奇地集结了家庭支出最大成本中的住房与教育。
离谱的学区房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之所以每每出现都受到关注,是因为它往往连带着不可思议的价格标签。比如“北京4.4平方米学区房卖出135万元 ”“五道口华清嘉园37平方米的学区售价350万 ”。
没人去寻找这间房子是否真实存在,因为他们可能有更多离谱的事儿等着看。比如,在北京原本门当户对隔窗相望的一对青梅竹马,在某一天可能就要残酷地被划分为贵族或贫农。因为,按照学区分化政策,对于哪条街道哪一栋楼房里的孩子可以进哪一所学校,都有明确的划分。
2014年年初,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19个大城市所有的县(市、区)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到2015年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按照这一政策,今年4月,北京市各区就出台了多项教改措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划片派位招生。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里有适龄儿童的家长们得铆足了劲挤进教育资源富饶区。于是,出现了同城分居、周末团聚的家庭。在笔者的周围就不乏空着昌平区的大别墅,全家老少挤进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旁的小平房。也有妻子带着孩子住海淀区,而丈夫带着全家住在大兴区的案例。
在此背后是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北京为例,海淀区拥有占总量23%左右的北京市重点中学,朝阳、丰台、石景山虽然区域面积都很大,三者总共占据的教育资源在总体中的比例却仅有20%。
教育资源的集中直接体现在天价房产的热点。北京最贵的房子,不是玉渊潭公园附近价格曾超过20万元/平方米的钓鱼台七号院,也不是鸟巢旁的豪宅盘古大观,而是分布在重点小学附近、被称作“学区房”的老住宅。
在遍布北京市各地的学区房中,最为耀眼的要数位于海淀的万柳地区,其区域内房价攀升的速度堪称传奇,此处的学区房源也平均高过同地段商品房20%。紧邻的中关村三小、人大附小、人大附中,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高等学府让这里的每一处房源都成为刚需。
当然,如果你在北京,拥有一套学区房也只是让你距离贵族更近一点,要让孩子进学堂,你还得拥有一个“北京户口”,这里就牵涉到另外一个更为宏大而沉重的问题了,纵使经济学者们也得争论个不眠不休。
部分内容转自腾讯财经 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