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披露已近尾声。截至昨天,沪深两市共有1516家公司披露了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合计实现净利润6006.9亿元,同比增长约45%。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达到9308亿元,同比增长约50%。但是,若剔除其中16家金融、保险企业后,其他1500家上市公司1~9月经营性现金流合计约4258亿元,同比下降近21%!
与此同时,已披露三季报的78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在1~9月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累计录得经营性现金流量-598亿元,同比下降超过200%。
业内人士指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体现了企业期末所能支配的现金量。经营性现金流较大,意味着企业更具“自我造血”功能,支付能力更有保障。如果现金流小于零,则意味着经营中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那时企业必须通过再融资或占用本应投资的长期资金来维持流动资金需求,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同比下滑
成本的提升,或许是现金流告急的重要原因。
统计显示,上述剔除金融行业的1500家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共计5.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9%。但同时,这些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08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约53%。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前三季度煤炭、有色金属、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致使广大下游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对企业现金流造成了直接影响。在972家上市公司中,576家公司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同比出现了下滑。
尽管今年三季度企业现金流同比“惨不忍睹”,但从年内各个季度的变化来看,自一季度开始,企业现金流正逐步回升。
此外,从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投资热情看,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了约15%,表明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力度有所增加,企业信心及投资力度同比回升。而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2.5倍,也说明社会资金信心回升。分析人士还指出,16家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470%,也证明金融行业正领先实体经济出现复苏。
房企缺钱
从行业来看,房地产无疑是最缺钱行业之一。目前已经公布三季报的78家房企中,1~9月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为负的达54家,而反映在净利润上,仅有12家公司亏损。在实现盈利的公司中,有15家房企每股经营现金流低于-1元,经营性现金流严重不足。其中,“万保招金”四大地产龙头的现金流同比下滑情况十分严重。这四家公司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净值均低于-10亿元,保利地产更是达到-261.08亿元,而去年同期这四家公司的现金流均为正值。
分析人士指出,在信贷调控、直接融资受阻、预售款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房企需要依靠大量自有资金维持运转,资金链压力与日俱增。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业内就普遍预计,房企资金链压力将在四季度显现。万科就在三季报中明确表示,开发企业资金面趋紧仍是主要趋势。
相比之下,在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食品饮料、公共事业和餐饮旅游等行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黔源电力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达到4.82元,成为已披露三季报中最“有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