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安仁 – 安仁有几“多”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其独有的特色,或古来有传,或现今有证,比较有名的如“云南十八怪”等。然不管怎样,基本能反映这个地方的独特韵味。我在安仁工作生活时间不是很长,妄言安仁地方特色,似嫌大胆。但有许多东西却确实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里说出安仁几多,也是个人在安仁时观察到的一些事物,这里写出来,有怀恋的意味,也有调侃的成分,这厢得罪了,于仁厚的安仁朋友们,想来不碍事的。
安仁县城方言多
我学地方方言的能力,在朋友中是能吹吹牛的。一九九一年到桂东农村搞工作队,半年多点时间,就能用一口地地道道的桂东方言与当地百姓交流,引得同去的同事好生佩服。但在安仁工作生活了两年,去愣没有将安仁话说得利索,究其缘由,盖因安仁县城方言多矣。
因历史开发早晚的原因,中国南方各地方言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所谓“十里不同音”,说的就有这方面的意思。因此,北方的朋友一到南方,往往是一头雾水,和当地人们交流起来痛苦万分。
其实,南方方言虽然难懂,但对于南方人来讲,学起来并不比学普通话难多少,因人员聚集和区域划分,每个地方其实都有一种统一交流的方言,或者叫做“官话”,只要将当地“官话”弄明白,交流起来就不再是难事。
安仁是个例外。历史上安仁在南方各地来说,应该说不是开发太迟,安仁古来尚是交通要道,可令人奇怪的是在这里却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方言(官话)。在安仁县城,人们至今都是用各自乡镇的方言进行交流,真正的“言论自由”。仔细想来,可能由于安仁与八县交界,同时地处闭塞,全县社会经济一直以来缺乏交流的大平台,各乡镇和邻近县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交流更多,给方言的统一带来了难度。外地人初到安仁,听起安仁话来,其实都是一样 – 听不懂。但如果你要想学会安仁话,就会发现,其难度不亚于行走在古蜀道。为何?盖因记忆无法得到强化,同一个单词,今天听这位朋友讲是如此发音,明天听那位朋友说却又是另一种版本,叫你无从开口。My God !
安仁县城方言多。以我在安仁的经历,安仁县城的方言不少于十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南方小城的包容胸怀,海纳百川嘛。然凡事一分为二,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却无形中增加了与外界交流的难度。从安仁的发展去着眼,我以为在全县推广普通话当为要事。
安仁街头摩托多
每个城市摩托都不少,特别在一些中小城市。摩托对于生活在这些中小城市的人们来说,省时又省力,成本又不高,不失为一种很理想的代步工具。但是在安仁,我在街头看到的摩托,则只能用一个“多”字来形容。
安仁县城不大,城区面积也只有区区几平方公里,公交车无法生存,以步代车则嫌辛苦,于是就有了摩托生存的广阔天地,于是就有了安仁满街摩托飞奔的生动画面。尤其是盛夏时节,更是生活的紧。姑娘们轻点油门,长发飘飘,长裙风摆,在你眼前飘忽而过,甚是动人;小伙子们则是一路狂飚,风驰电掣,叫人目眩。更有难耐酷暑者,则是赤膊上阵,叫人叹为观止矣。说满城飞奔的摩托是安仁的一大风景,一点也不为过。
安仁街头摩托多,一为县城拥有摩托的人多。说人手一台,可能有些夸张,但从所接触的情况来看,几乎是人人都是摩托在手,机关上班的同志如此,其他的人们也是如此。我想,如果要评选摩托车普及程度的县城,安仁绝对可以进入前几名。
安仁街头摩托多,一为安仁街头摩托的品牌多。在不大的县城里,经营摩托销售业务的门店多,当时很纳闷,这么小个县城,需要这么多摩托车?后面却发现生意都还不错。再放眼街头涌动的摩托车流,全国有点名气的摩托品牌你都能在其中找到,俨然是个各大摩托品牌的集散地,叫人不得不赞叹。
摩托给安仁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也为这座南方小县城增添了不少活力,凭添了一道移动的风景。然这风景下也无法掩饰一种不和谐,因为多,违章的现象也就相对多了些,以我这两年在安仁的经历,对摩托的整治和管理,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原因有很多,但总的给人的感觉有那么一点乱。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我想,这里面同样应该包括交通环境。而这些,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衷心祝愿安仁的人们拥有私家车的越来越多,交通秩序能更井然。
安仁城内私房多
安仁说是古城,却看不到几栋古建筑,街道两旁都是些现代年息甚浓的建筑,但高层建筑又几乎没有。初到安仁时,当时很诧异,在县城找不出几处商品房集聚地,人们都住哪里呢?后来人们告诉我,才解开我心中疑惑。
在安仁,几乎每家都建有自己的私宅。机关公务员中,95%以上的都是自己建房安居。一来安仁历来有自己建房的传统。在安仁,作为男人,如果不能自己建栋房子,面子上恐怕有些挂不住,哪怕日子过得再紧些,房子不能不建。二来在房改、住房商品化之前,各地都是福利分房,这就需要地方财力来支撑,作为贫困县的安仁,各单位日子过的是紧紧巴巴,要再拿出大把钱来建房,只能是“我的未来不是梦”。如此这般,安仁的商品房开发也就少有市场,这些年来虽也有些动作,但要冲击大伙建私房的积极性,恐怕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