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重点生态区
按照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农林发展等要素,将全县划分4个重点生态区。
北部丘陵平原自然生态保护区 包括永乐江镇中心城区、渡口丹霞景区、龙市丘陵山地三个区域。永乐江镇中心城区通过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隔离绿地的设置,解决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区。大源、大石水库及永乐江干流周边区域则设置控制区以防止水源地污染。渡口丹霞景区主要是对下部裸露基岩、上部尚有植被的丘陵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龙市丘陵山地主要抓好现有地形和植被的保护,合理发展生态农业。
中部丘陵平原综合保护区 包括安平—牌楼—平背、承坪—新洲、坪上—竹山三片生态保护区,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植被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西部山地丘陵综合农业开发保护区 包括洋际山地林业综合保护区、灵官—华王丘陵农林生态保护区、龙海丘陵农林生态保护区。洋际片区主要是保护山林植被,杜绝破坏性开发;灵官-华王片区主要是抓好灵官工业聚集区冶炼业的循环技术改造,减少工业污染;龙海片区主要是抓好对水泥、建材、采石场等企业的粉尘、烟尘和噪声污染进行治理和改造。
东南部山地自然生态保护区 加强对茶安水库等水源地的保护,抓好金湘河、浦阳河、梅湾河的河道治理,预防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石漠化,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旅游区。
(二)生态建设
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 加强生态村庄、生态乡镇、生态县的创建,分阶段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将大源水库、茶安水库等水源地和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处申报为自然生态重点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型工业开发和破坏性建设活动,合理规划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特色生态农业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做大做强生态品牌,形成扶贫产业集群,加快农民致富。以生态扶贫产业园建设为平台,整合中药材、油料、小水果等资源,大力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优质种苗,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高效益的扶贫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生态品牌,如豪峰茶、生态茶油、高档香米、优质红柚、无公害蔬菜、特色中药材与保健品等。构建大范围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建立有机蔬菜等绿色食品配送通道,利用快速物流配送网络,与附近大中城市构建生态农产品专供渠道,实现对长沙、郴州、广州等地的绿色食品专业配送。
(三)环境保护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依托国家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对永乐江干流重金属超标的支流进行综合整治。对整治难度大、重金属污染排放高的企业,实行限期整改、逾期关停。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将所有工业园区污水全部纳入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加强环境质量自动化在线联网监测能力体系建设,加强重金属监测平台和城区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到2015年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力争在2020年前全县河流水质均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 加快推进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建设完善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在重点镇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制镇和集镇设立垃圾中转站,建设污水处理厂,建立相对完善的城镇污水垃圾回收系统。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各乡镇环卫所的设置,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居民集中区、分散区的污水分别采取建设小型微动力污水处理厂和建设氧化塘、三级沉淀池等方式进行处理。积极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四)防灾减灾
洪涝灾害 进一步加大江河治理力度,对永乐江、莲花江、宜阳河等进行重点整治。对农村河道进行集中综合治理,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旱灾 抓好水利设施建设,修建一系列水库山塘,确保生产生活供水需求。
地质灾害 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监测机制,重点加强牌楼、羊脑、豪山和永乐江镇排山片区等乡镇地质灾害的防治。对滑坡灾害易发区域,植树造林防固水土,对滑坡灾害多发且破坏性大的区域,实施生态移民,减轻灾害的破坏程度。
石漠化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抓好石漠化综合防治。在渡口、羊脑、豪山等乡镇和龙脊山、九龙湾等地,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或生态移民,切实提高石漠化防治的成效。
十、改革创新
(一)深化体制改革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务服务向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机制。规范项目审批,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完善项目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加强效能建设,健全决策机制,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加快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问责制度,强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建立健全各类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地方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加大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融资平台建设,健全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矿产、土地、水资源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化环保排污收费改革,完善节能减排机制,落实差别电价政策,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支持“生平米业”、“天扶菇业”、“温氏集团”、“湘鲁脐橙”、“湘众药业”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3.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耕地保护,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明晰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使用权和承包权,开展“三权”抵押融资试点,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和创新土地征收管理,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扶贫机制创新
1.探索扶贫投入增长机制
建立与中、省、市扶贫资金投入的共增机制,在努力争取中、省、市扶贫资金的同时,县财政不断加大统筹力度,结合土地利用制度、林权制度改革和旅游业发展,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和财税政策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扶贫投入稳定来源的具体办法。探索完善扶贫开发投入激励机制和社会化扶贫的联动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等形式,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扶贫投入格局。推动扶贫互助社建设,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借、民还”滚动发展模式,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难题。